隐藏的人类文明杀手——建筑垃圾与碳排放

发布日期:2024-02-21 来源:杏彩官方网站电脑版

  每当一座城市崛起,都有无数生灵在哭泣;每当一栋建筑倒下,都有无数瓦砾被丢弃。

  这是一个正在赤脚奔跑的孩子。他的头顶没有蓝天白云,有的只是建筑施工引起的扬尘;他的脚下不是生机盎然的土地,有的只是一堆瓦砾。

  国家的快速的提升固然值得高兴,但看完“基建狂魔”背后的这两组数据,却不得不让人心情沉重。

  第一组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报告,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达24亿吨左右,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曾做过一个测算:每万平方米新建筑的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将产生500至600吨建筑垃圾;每万平方米旧建筑的拆除过程中,将产生7000至12000吨建筑垃圾。

  而第二组数据则是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对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的统计。纵观全球,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已达到90%以上,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已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而中国是多少呢?仅仅5%。

  势如破竹的城市化、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低效低量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正在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这些建筑垃圾得不到有效的处理,采取露天堆放或者就地掩埋,它们在日复一日的分解和渗透中,慢慢地侵蚀着我们的土壤和水源,进而蚕食我们的身体健康、侵占我们的生存环境。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里,建筑垃圾还会生成污染气体,成为气候剧变的元凶之一。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由于城市规划的短视,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为30年。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陈宜明说,政府的盲目拆迁和建筑质量上的问题一直是中国建筑业面临的一个难题,这也是中国建筑垃圾数量居高不下的主因。

  如今,中国的赛道已经从“快速地发展”转为“高水平发展”,治理建筑垃圾痼疾,已是箭在弦上。

  在“高水平发展”的赛道上,习提出了“双碳政策”,中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前,建筑行业固体垃圾和碳排放均已40%左右的占比,高居各行业第一,实现“双碳政策”、缓解环境污染与气候危机,建筑减碳首当其冲。

  我国每年产生超过20亿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仅为5%,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实施工程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提高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既有广大的市场需求,又能降低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混凝土作为脆性材料,在抗震、耐腐蚀方面不尽人意,这也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寿命较短的根本原因。如今,国家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也是希望引导建筑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钢结构建筑不但具备更高的结构强度,回收利用率也非常高,装配式建筑则能够大大减少施工污染。

  据悉,目前已知寿命最长的建筑结构是远大活楼,远大活楼实现了100%的工厂化流水线生产,通过不锈钢芯板材料和框架式结构,墙体内部填充隔音隔热的岩棉,墙体外敷设耐火耐腐蚀材料,理论寿命能达到1000年,结构材料回收率能够达到98%,超长寿命和超高回收率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的问题。

  我国“绿色建造”试点工程启动以来,湖南作为唯一的试点省,境内企业正在积极做出响应政策号召。位于长沙的远大科技集团,历经12年研发的远大活楼,通过采用22cm厚岩棉保温、多层玻璃窗、窗外遮阳帘、窗内隔热帘、新风热回收等系列节能手段,促使其建筑能耗比传统钢筋混凝土建筑减少90%,达到近零能耗建筑标准,湖南省住建厅和专家委员会评价其为“符合绿色化、工厂化、信息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绿色建造要求,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未来,建筑行业将会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低碳革命”,不止是为了迎合时代趋势,也还是为了人类未来。

  • 官方公众号

    官方客服

    版权所有© 杏彩体育-官网入口

    联系电话:0791-88638039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迎宾北大道361号 

    备案号:赣ICP备18014990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