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城市经济实力逐渐增加,建筑业加速发展,再加上近几年新型城镇化和棚户区改造的推进,建筑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和装修产生的废弃物大幅度的增加。因此,构建治理规范、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的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至关重要。
近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
“十四五”期间各设区的市建筑垃圾管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逐步提升,实现建筑垃圾减量排放、规范清运、有效利用和安全处置。淮北市、蚌埠市、淮南市持续巩固提高全国建筑垃圾治理试点成效,建立完善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规范施工管理,优化建筑规划设计,科学组织施工,优先就地利用、就地减量,在地形整理、工程填垫等环节合理规划利用建筑垃圾。推行装配式建筑以及商品房全装修等建设方式,从源头降低建筑施工和房屋装修建筑垃圾产生。
可按工程渣土、混凝土块、砖瓦碎块和其它等四类对建筑垃圾进行划分,实施工程单位建立建筑垃圾分类收集与存放管理制度,实行分类收集、按照类别存储放置、分类处置。工程总承包实施工程单位、装修装饰实施工程单位、拆除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城市管理(市容环卫)主管部门的规定分类处置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分类后属于危险废物的,按照相关规定纳入危险废物管理,并交由具备相应处置资质的单位做无害化处置。严禁将危险废物、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混入建筑垃圾。
严肃查处未经核准的个人和企业进入建筑垃圾处置市场。规范实施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编号、标识、封闭运输的管理,实现建筑垃圾无尘化运输和全程动态智慧化监管。加快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升级换代,大力推广智能化环保车。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要按照当地交警、城市管理部门指定时间、路线行驶。有关部门要加强联动执法,严肃查处乱堆、乱倒、偷倒建筑垃圾的行为,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予以严厉处罚。各地城市管理部门要严肃查处在城市道路上遗撒建筑垃圾的行为,依法责令采取补救措施。
按照“就地处理,就近回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的原则,考虑建筑垃圾产生量及其分布、运输半径、环境保护等因素,合理规划布局,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因地制宜、加快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满足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要求。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应满足《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等有关标准,严格执行分区作业、堆填高度等要求;规范作业管理,严控废气、废水、粉尘、噪音污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鼓励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路基路面材料、砌块、市政工程构配件等新型建材,制定有关标准,推动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拓展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应用领域。积极地推进再生产品在工程建设中优先推广使用,城市道路、公路、铁路的路基施工和水弹性城市建设项目,要优先使用建筑垃圾作为路基和填垫材料。再生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区域标准和行业标准,出厂时应出具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全面梳理排查存量建筑垃圾堆放情况,建立建筑垃圾堆放场所常态化监测机制,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对现有消纳场所的存量建筑垃圾,要有计划地转移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做处理或用于其他资源化利用。对清理后尚剩余建筑垃圾残渣的堆放场地,要及时实施生态修复。
建筑垃圾的管理及资源化利用无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惟其艰难才更显担当。城市治理者和行业从业者以及我们每个人都应行动起来,让垃圾也能变废为宝,让城市更和谐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