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副部长王道席,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介绍“快速推进国家水网建设 提高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5月2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副部长王道席,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介绍“快速推进国家水网建设 提高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赵辰昕在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聚焦四个方面,做好《纲要》的具体贯彻落实工作。
第一方面,要优化国家水网工程布局。根据我们国家自然地理格局、江河流域水系分布、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以及河湖水系连通情况,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刚才李部长已经介绍了一些相关情况,通过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畅通国家水网大动脉,合理布局建设纵横交错的骨干输排水通道,推进相互连通、联调联供、协同防控,逐步形成国家水网“一张网”,促进水资源和人口经济布局相均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二方面,完善国家水网工程结构。主要是要完善三大体系。在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方面,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开源节流并重,科学规划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水源工程,提高区域供水保障程度和抗风险能力。在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方面,遵循“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以流域为单元优化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布局,做好洪涝水出路安排,全方面提升防洪安全保障能力。在河湖ECO保护治理体系方面,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统筹上中下游,兼顾好地表地下,提升水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能力,加快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第三方面,统筹国家水网工程功能。坚持系统观念,立足流域整体,兴利除害相结合,加强水网统一调度和水工程联合调度,全面发挥国家水网行蓄洪水、排水输沙、供水灌溉、内河航运、水力发电、维护生态等多种功能,着力提升工程整体效能和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效益,以此来系统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有关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
第四方面,促进国家水网工程系统集成。加强水网数字化建设,完善水网监测体系,提升调度智能化水平,实现物理水网和数字水网深度交互融合。推动各类水利工程逐步由点向网、由分散向系统发展,全方面提升水网系统性、综合性、强韧性。加强河湖水系和人工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和供水保障程度,促进洪水资源化利用。加强水利与农业、能源、交通、生态等相关产业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国家水网与其他基础设施网络紧密衔接。
吴晓在发布会上表示,现阶段,我国农田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54%,但是却生产了全国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奠定了坚实基础。
《纲要》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这个“国之大者”,进行了统筹谋划,以充分的发挥国家水网建设在夯实农田灌溉基础、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方面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举措:
一是优化水资源总体配置格局。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降水灌溉不同季、水土资源不匹配是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的因素。《纲要》从全局高度通盘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总体格局,促进水资源在时间层面以丰补枯、跨期平衡,在空间层面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有效增加农业灌溉水量和面积,切实提升灌溉水源保障程度,促进地尽其力、水尽其用。
二是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目前,全国已建大中型灌区共7330座,是全国粮、棉、油生产的主力军,在农业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一些灌区因为早期建设标准低、运行时间久,存在设施老化、能力变弱、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十四五”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开展120多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约8800万亩,新增年节水能力约70亿立方米。
三是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结合国家骨干网水源工程和输配水工程,新建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同步开展灌排骨干工程和田间配套工程建设,优先将大型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使更多的农田从“望天收”转变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同时,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强灌区标准化现代化管理,提高灌排工程运行管护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灌区工程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赵辰昕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习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多轮驱动、注重效益原则,以全方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狠抓《纲要》任务落实,快速推进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和投资方面,具体政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深化项目前期工作。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涉及水资源综合利用,还涉及到征地移民、生态环境保护、水事关系协调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深入做好前期工作是科学推进项目建设的基本前提。将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能持续”的论证原则,统筹平衡流域区域建设需求,指导地方坚持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综合利用,扎实做好重大专题论证,并且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通盘优化设计的具体方案,妥善协调流域水事关系,全面深化项目前期工作。
二是加大投资支持力度。国家水网工程建设规模大,投资需求高。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把国家水网工程作为重要支持领域,保持中央预算内投资合理强度,重点保障跨流域跨行政区域,也就是“双跨”,还有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以及提升防洪减灾和粮食生产能力等重点项目投资需求。我们将围绕“双跨”、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升防洪减灾和粮食生产能力三方面重大投资需求,研究怎么样支持。同时,指导有关地方将水网建设作为政府投资的优先方向,依照地方财力状况,合理把握建设强度和推进节奏,落实好重大工程的地方投资,推动工程顺利建设,顺利发挥作用。
三是深化投融资改革。国家水网工程有很强的公益性,但同时也有一定的经营性,所以要充分的发挥政府投资和市场融资、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等多方面作用。近些年,有关地方发挥创新精神,主动担当作为,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效。将继续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水价标准和收费制度,建立项目合理回报机制,积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依法合规参与,扩大股权和债权融资规模,以市场化改革来推动加快水网工程建设。
京公网安备 593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中 国 发 展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