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国的几十年里,百废待兴,成千上万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在其中包含各种各样厂房设施、居民工程建筑、公共建筑、公路铁路桥梁设施、国家科研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等等。在这期间形成了很多的建筑垃圾,而且还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长,由此可见未来建筑垃圾的数量还是会持续不断的增加,导致城市很多土地面积被建筑垃圾占据。中国在40年代到50年代的阶段,建筑垃圾数量非常巨大,给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在对垃圾做处理的有关规划中,都还没包含各种各样其他建筑物报废的情况。
中国的建筑垃圾除开来源于建设成功的建筑物,更多还是来源于很多的“短命工程建筑”。这些“短命工程建筑”在完工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拆掉,浪费了高额的投资及工程建筑资源,并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根据《民用建筑规划设计通则》GB50352的民用建筑规划设计使用年数的限制规定,纪念性工程建筑及很重要的工程建筑,其使用年数的限制不低于100年,普通工程建筑的使用的时间也需要大于50年。
可是现阶段在中国没到使用年数的限制就遭到拆掉的工程建筑数不胜数,在全国存在普遍。因为各地政府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对城市规划进行频繁变更,进而导致城市建筑的很多拆迁,打造出了大批的“短命工程建筑”。在一些地区房地产商利用钱财和关系,建设的违建工程建筑也是“短命工程建筑”,勒令拆掉后又是大量建筑垃圾。还有工地临时性搭建的宿舍办公建筑虽归属临时建筑,但拆掉后也会形成建筑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