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6月24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北京召开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建材领域获奖代表座谈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阎晓峰会见了建材领域荣获国家科技奖项目的彭寿、杨中民、王发洲、林元华、赵文俞、潘牧、蒋金洋等7位第一完成人及其研发团队代表。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国庆出席座谈会。
清华大学林元华教授牵头的“铁性材料序参量的调控及器件设计”、武汉理工大学赵文俞教授牵头的“磁致增强热电性能新方法与热电磁耦合新效应”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彭寿院士牵头的“高世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装备”、华南理工大学杨中民教授牵头的“高效发光玻璃复合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及应用”、武汉理工大学潘牧教授牵头的“低铂、高效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工程化成套制备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武汉理工大学王发洲教授牵头的“高铁相抗蚀胶凝材料设计/制备技术及严苛环境工程应用开发”、东南大学蒋金洋教授牵头的“严酷服役条件下结构混凝土长寿命设计与多维性能提升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阎晓峰在讲线年度国家科技奖的各位建材领域科技工作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祝贺。作为提名国家科技奖的唯一建材行业组织机构,联合会提名项目的获奖比例超过30%,在工业领域提名渠道中位居前列。他表示,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各位科技工作人员的长期潜心研究与积淀、团队领军人物的引领与组织以及获奖代表家属的无私支持与付出。此次获奖项目含金量很高,向全社会展示了建材行业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建材产业体系过程中取得的新理论、前沿技术和先进成果。
阎晓峰强调,此次建材行业能荣获多项国家科技奖,得益于建材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引导行业科学技术创新聚焦“四个面向”;得益于联合会坚持建材科技奖“严控非颠覆性、非紧迫性、非重大的科技成果进入一等奖”“优先支持和鼓励具有原创性、颠覆性、迭代性的,或能解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可靠及卡脖子的,或支撑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的重大成果”的奖励导向;也得益于联合会顶级专家智库-联合会专家委的核心骨干作用。
阎晓峰在座谈中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建材行业科研人员要牢记习要求,提高站位,将科学技术研发方向进一步聚焦到国家、行业的重大需求和紧迫问题。二是建材行业广大科研单位要坚持开放、竞争、合作的理念,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三是要格外的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将其贯穿研发全过程,缩短研发周期,提升科研效率;以数字赋能科学技术创新,推动现代化建材产业体系构建。四是要践行建材行业“宜业尚品、造福人类”的发展目标,逐步的提升建材行业科学技术创新水平,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改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来自中国建材集团、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河海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等企业、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20多名获奖代表参加座谈。获奖代表分别介绍了获奖项目情况,分享了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感想,他们都表示,联合会在项目立项、研发、评价和提名等过程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此次获奖离不开联合会对项目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也离不开研究团队的齐心协作。
《中国建材》杂志始创于1957年,是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管主办的、建材行业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月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大16开本,彩色精印,每月初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