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是以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质量为核心,依据相关的标准和相关质量目标,通过全员重视、全员参与、全方面、全过程、多角度对产品质量来管理,实现顾客满意的质量水准。作为装配式建筑的各个参与方,一定要站在价值链的角度来理解装配式建筑的实施工程质量,任何一个环节出了质量上的问题,都会造成最终产品的质量缺陷,进而影响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功能和顾客满意。装配式建筑的各个参与方要建立实施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从组织上、合同上、经济上、技术上对参与的实施工程质量来控制,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标准,在履行合同上规定的自身义务的同时,也要履行对上游厂商履行合同的监督,督促上游厂商完成符合质量发展要求的产品,坚决做到不偷工减料,不碰红线,持续改进,持续优化整个价值链水平,增强整个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可以加强以BIM为代表信息技术在装配式施工的运用,建立实施工程质量追溯制度。
在对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方面,人的因素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是决定全局的因素,没有装配式行业技能娴熟的实施工程人员和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装配式建筑实施工程质量的控制就会变成空谈。建筑施工公司要把握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历史大趋势,紧紧抓住我国建筑工业现代化的历史机遇,通过外派人才向优秀的装配式生产企业学习,通过加强自身组织学习,培养能适应装配式行业快速地发展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以满足企业逐步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政府相关优惠政策取消以后,能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另外,可以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高度融合,培养出社会急需、有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和协同攻关,努力突破制约装配式建筑实施工程质量逐步提升的有关技术瓶颈,增强技术转化能力,实现基于人才战略的装配式建筑实施工程质量的提升。
我国装配式建筑伤处于初级阶段,实施工程质量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对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全方面、全过程、系统性地管理和控制,要求我们加强科研创新,对相关制约质量提升的核心技术进行突破,需要充分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需要更加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对装配式建筑持续地专注和用心。特别是海南的环境是不可逆生的资源环境。结合省政府关于“生态立省”的工作部署,快速推进海南省建筑业的升级转型,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改善施工环境和劳动条件,降低建筑能耗和污染,是海南省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坚信,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技术、管理的协同发展,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水平一定能够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1]岳成.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建筑知识,2017(15):182-185.
[2]付娟.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22).
[3]兰兆红,严伟.我国装配式建筑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研究[J].价值工程,2017(15).
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构件通过可靠连接方式建造的建筑。按照系统的集成,这里是指“结构系统、外围系统、内装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构件集成的建筑。我国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很多工业厂房,砖混结构的住宅和办公楼等建筑大量使用预制楼板、过梁和楼梯等。但这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由于抗震、漏水、透寒等问题没有解决好,日渐式微,后来现浇混凝土结构成为了主角。近些年,我国重新启动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并引进国外技术,十三五计划提出力争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装配式建筑进入了大发展时期。2016年2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海南省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指导意见》(琼府办〔2016〕48号)》文件;2017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出文《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琼府[2017]100号),争取引进一批国内装配式建筑先进企业来海南设立分支机构,更好地服务于我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
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体现,是未来主要的建筑形式,是我们国家的经济、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装配式建筑实施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作,现阶段存在的装配式实施工程质量问题亟需相关单位关注和解决。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方案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若要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且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为了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必须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
装配式建筑项目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参与,任何一方带来的质量缺陷都会造成整个项目的质量缺陷。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但由于装配式建筑成本现阶段比传统模式较高,本土的设计、施工、业主和行政指导部门的技术人员对该体系还处在“小学生”水平。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导致建设方大多被动地参与到装配式建筑项目中去。多数装配式构件厂商没有建立完备的质量生产管理体系或质量生产管理不力,装配式构件的质量就有缺陷。构件生产出来以后,如果不能对构件进行后继的有效管理,都会造成质量损失。如果对于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关键部件,施工方不能充分自检,如果监理单位不能进行必要的验收,建设单位缺乏必要的监督,装配式建筑存在的质量缺陷将永久性存在项目中。管理因素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卓越的质量来源于装配式构件各参与方卓越的管理。
虽然我国已有部分关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标准和规范,但是还不完善,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项目中,往往需要二次深化设计。部分设计规程的缺失,设计人员往往无所适从,使设计内容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而质量技术标准的缺失或不完善,容易引发相关监管单位没有监督的标准,影响对施工质量的把关。因此,完善设计标准和质量技术规范,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构件都是单独设计,不利于装配式构件向标准化、模块化发展,也不利于装配式构件市场的培育。只有建立通用的装配式构件体系,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不仅能够激发装配式构件厂商的创造力、成本控制能力,还可以增强其质量管理意识。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上的问题可以归因于以下方因素:人的方面因素、人与机械配合方面因素、管理方面因素、技术方面因素。
装配式构件从生产、运输、吊装、安装都需要专业化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需要他们按照装配式建筑有关标准进行作业。如果装配式建筑项目中,如果缺少专业化的装配式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施工图审查不够仔细,缺乏必需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如果施工人员不按照规范和说明对有关技术设备进行操作;如果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或因能力所限,对关键工序关注不够,不能够提前预知和觉察相关质量隐患;如果施工员放线测量工作不够仔细严谨,容易造成构配件安装的误差,进而影响施工和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甚至影响结构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如果设计单位深化设计不够,在设计上有重大瑕疵,这些人为的因素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质量损失。
人员与机械的配方因素属于施工方、构件厂商可控因素,只有技能娴熟、管理有方的人员与机械进行良好的结合、配合,并按照相关规程操作,才能有较好的实施工程质量,否则,因人员与机械配合不力而造成的实施工程质量损失由施工方承担。在装配式构件吊装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与吊装机械配合不好,不仅影响工作效率、实施工程质量,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在装配式构件生产过程中,如果人与机械配合不顺畅,也会造成生产的构配件存在质量缺陷。
装配式建筑刚刚进入发展时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标准及各种图集等在市场的书店销售甚少,包括所在海南省里发行的指导也只是泛泛而谈,缺乏与装配式建筑相匹配的标准规范体系。部品及结构间的工业化设计标准和产品标准需要完善。由于缺乏对模数化的强制要求,导致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不高,工业化建造的综合优势不能充分显现。其他钢结构或者木结构的装配式建筑基本上由各个厂家自定规范和标准,没有市场的统一指导。各地在探索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和实践应用时,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技术体系,但大部分还在试点探索阶段,成熟的、易规模推广的还相对较少。当前,迫切需要总结和梳理成熟可靠的体系,作为全国各地试点项目选择的参考依据。对比邻国日本,通过部门支持产业,通过金融引导企业,通过协会规范市场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记得已经定居德国的大学同学就曾在朋友圈调侃,他家的房子30%的材料是通过市场购买来组装的,大到墙板,小到螺钉,行业的规范竟做到不会一个螺帽拧上不了别的牌子的螺丝。
摘要:近些年,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环保重视程度的提升,具有石膏周期短、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较轻的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然而,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时间还相对比较晚,所以在装配式建筑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就装配式建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希望可以给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装配式建筑的各个参与方要建立实施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从组织上合同上经济上技术上对参与的实施工程质量进行控制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标准在履行合同上规定的自身义务的同时也要履行对上游厂商履行合同的监督督促上游厂商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坚决做到不偷工减料不碰红线持续改进持续优化整个价值链水平增强整个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