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慢慢的变成了治国理政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环保产业也进入了快速、良性的重大发展机遇期。近年来我国构建了全新的环境治理体系,环保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非常有利于大型国企。集团公司环保业务的技术实力非常雄厚,如能通过内部协同与集团公司的影响力和融资能力有机契合,未来五年一定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文针对环保产业常见的主体问题进行了解释,以便于对环保产业尚不熟悉的读者对环保产业有一个基本的、全面的了解。
答:环保产业是一个涵盖多领域、多部门的交叉性行业,不是国民经济分类中的独立行业,各国对环保产业的定义不同,不同政府主管部门对环保产业的定义也不同。
广义的环保产业还包括节能降耗、洁净产品制造、资源综合利用、植树造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甚至环卫等等。
经济越发达、环保产业市场越大;污染越严重,环保产业市场越大;一般发达工业国,狭义环保产业产值占GDP比重6-9%左右,广义环保产业产值要达到15-20%以上。
2016年,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已达5.36万亿元人民币(发改委统计口径)。
答:我国的环境压力非常大,还有很多艰巨和复杂的问题是需要解决,所以我国环保产业的潜在市场空间也非常巨大,其市场机会的释放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还处于快速成长期,至少还有15-20年的快速增长空间(增速15%以上),整体环保产业进入低速发展甚至衰退期,至少要等到2050年以后。
就具体细致划分领域来看,工业公司增量污染治理部分相关产业将在3-5年内达到顶点并出现结构性过剩,环保市政公共服务和生态修复领域相关产业还会持续增长。
答:不同的细致划分领域盈利情况不同,由于环保产业有公益属性,很多定价权由政府掌控,总体利润率不高。
少数工业公司污染治理运营净利润可达25%左右,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平均净利润在15-20%左右,一些低“门槛”的环保工程净利润率在3-5%左右,城市资源回收再利用行业的净利润只有1-3%。
答:总体而言环保产业周期性很弱,技术更迭率低,中长期收益稳定,属低风险行业。
以工业公司为服务对象的工业污染治理行业而言,一旦其依附的工业行业污染治理完成(如电力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或者发生了跨国产业转移,相关的环保产业就会出现结构性过剩。
对于以政府为服务对象的市政环保服务等领域,主要风险来自于财政状况较差的地方政府支付能力和违约风险,2016年环保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54%,应收账款占比已达34.1%,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政府。
答:从2015年“史上最严环保法”到2017年“环保风暴”,我国环境治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其核心是从“程序型治理”转型到“效果型治理”。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虽然环保产业增速很高,但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限制,环境治理以“程序型治理”为主,即工业企业上了环保设施、城市建了污水处理厂即视为完成污染治理,所以环保产业的规范性比较差,“假、小、散、乱”现象严重。
而在“效果型治理”格局下,环保产业的规范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有实力、依法合规运营的企业的生存环境大幅改善,行业将持续进行大规模的“洗牌”,行业格局将发生大的调整。
由于环保产业涉及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所以和传统产业的关联性很广泛,很多传统产业的企业依靠着自身业务和技术的延伸都能进入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清晰、收益稳定,很多传统产业的溢出资本也纷纷进入环保产业,但要把环保产业做大做强,还需要复合型的综合能力。显性的竞争要素有与政府关系、融资能力、技术和管理上的水准,以及上述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品牌影响力和经营成本。
答:目前技术在我国环保产业竞争格局中的分量比其他传统产业要小,究其原因是和环保产业的特性和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阶段相关。
环保技术是在环境治理效果和成本费用之间平衡的技术,追求的是经济性、稳定性、可靠性、实用性,高成本的尖端技术未必能换来相应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空间;环保产业覆盖面广,细致划分领域繁多,单一技术能覆盖的市场占有率有限;
环保服务和装备等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比较低,单一技术方案的可复制性比较差。例如,每个污水处理厂的入水水质都不同,不同城市的垃圾成分都不同,每个土壤修复工程的环境背景都不同。
我国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程序型”的治理模式,即只要上了环保工程即视同为实现污染治理目标,所以技术的重要性并未得到真正体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低、环保企业创造、管理和运用知识产权的水平也有待提升,环保产业又是知识产权流失的重灾区,领先技术带来的高额盈利期非常短。
答:目前全国专营环保的公司数在4万家左右,95%以上是50人以下的小微公司,兼营环保的公司数更多,全部加起来估计在15-20万家的规模,未来环保产业的行业集中度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环保企业大体分为以下五类:以北控水务、首创集团、光大国际为代表的全国性环保产业集团;以重庆水务、上海环境、云南水务为代表的地区性环保产业集团;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体的细致划分领域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体的专业装备(耗材)制造商;跨国企业。
优势主要有政治位势优势和融资优势,基本主导了大型环保PPP项目,一些地方环保产业平台企业还具有区域市场优势。
劣势主要是一些体制性阻碍,如国企的管控决策链过长导致不能契合环保项目的时效性需求,而薪酬奖励机制又很难留住专业化管理和技术人才,而环保产业也是人才流动较为频繁的一个行业。
不过当前很多行业领先的大型环保国企积极进行混改等体制机制改革,引入市场化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而很多民企也积极加入国企混改、与国企合作发展环保业务来共享国企的一些优势,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因体制机制产生的竞争力差异在逐渐缩小。
答:国资委管辖的央企里没有主营环保产业的企业,可能因为环保产业关联性太广,很难界定,中国节能环保节能集团公司也归属为投资类企业。
实际上有条件发展环保产业(有工程建设能力、有技术、有资金实力、有项目资源)的央企都在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发展比较突出的有光大国际、中信、中国能建下属的葛洲坝集团等。
答:全国布局、拓展海外的大型综合环境服务商,混合所有制,重资产规模至少在百亿以上,具有咨询-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业务布局,主体业务以政府为“客户”的市政环保和生态修复为主并呈多元化发展。
“高大上”环保企业要能与省、市两级政府主官通畅地交流合作发展,要能利用长期资金市场对环保产业低风险、长期收益稳定的特性的偏好以低于银行基准利率的资金成本融资,在地方政府支付能力不够的时候还要能发挥其创新商业模式设计能力,用政府的隐性资源弥补支付能力的瓶颈。
“高大上”的环保企业一定拥有一个甚至几个上市平台,多元化融资的同时还为核心员工持股的股权激励机制提供价值实现的渠道。
答:市场机会还有很多。2016年末,我国污水处理厂3552座(市县两级),解决能力1.8亿立方米/日,市、县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3.44%和87.38%。
二、改造,很多污水处理厂是在“程序化”环境治理时代建成的,先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很多,至少70%的污水处理厂有必要进行改造,国家的排放标准提高也会催生新的市场机会。
三、行业重组,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运营实体多达上千个,大部分企业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行业并购整合已经在进行中,未来行业集中度一定会大幅度提升。
城市垃圾处理是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领域,存量生活垃圾已达70亿吨,每年还有2.2亿吨的垃圾产生量,不立即处理就面临着“垃圾围城”的问题。虽然我国在尝试推行垃圾分类、加强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以减少垃圾产生量,但我国城市人均垃圾产生量和发达国家比还比较低,增长空间很大。
城市垃圾处理有三种方式,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堆肥的限制因素太多,卫生填埋占地多,焚烧成本高,垃圾焚烧基本是发达地区的唯一选择。
垃圾焚烧行业是环保产业里门槛较高(资金、技术、管理)的行业,一个设备达标、管理规范的垃圾焚烧企业和不合规的垃圾焚烧企业的差别很大,首先一个差别就是会不会产生二噁英,所以这个行业也会是环保产业里高行业集中度、高利润率的细致划分领域。
我国土壤污染的问题很严重,所以土壤修复的潜在市场空间非常大,很多专业机构预测在5-7万亿之间。但由于多种原因,土壤污染问题在我国环境治理序列中要排在大气、水、危废之后,所以土壤修复的市场机会释放必定是一个逐步和长期的过程。
现阶段土壤修复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法规标准趋待完善、技术支持薄弱、资金严重匮乏的问题。2015年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只有30亿,大规模市场机会的释放要等到2020年以后。
目前具有实操条件的土壤修复项目有以下三类:参与城市商业用地修复的项目;政府具备明确补贴规划的项目;以打包类 PPP 模式参与修复的项目。
答:由于涉及面太广和统计口径的问题,工业公司节能环保相关环保产业的产值很难统计,估算市场规模可能在万亿左右,但具体到每个细致划分领域就小的多了。
随着供给侧改革和环保趋严,中国工业污染排放量已呈下降趋势,未来生产流程的减量化将进一步压缩末端治理的环境服务需求。工业公司污染治理产业链大体分为咨询设计-环保工程-装备(耗材)制造-运营。
现在是咨询设计和环保工程的市场密集释放期,属于一次性业务,未来三到五年会迎来结构性过剩。工业公司环境治理的未来市场规未来工业公司环境治理的主要市场机会是高端装备制造和高端服务业(第三方治理、合同能源管理等)。
环保并不是一个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行业,正相反,它是牺牲个体效率来为污染的外部性来买单的。所以一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空间,首先取决于该国的环境污染程度以及政府、居民和企业对环境治理成本的承担接受的能力,正所谓“欠发达国家不环保,发展中国家略环保,发达国家大环保”。
目前国内行业领先企业已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取得了很优异的成绩。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