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土处置是城市管理工作的痛点难点。偷倒乱倒、竞价混乱等渣土管理难题,成为基层治理的梗阻所在。
为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今年绍兴嵊州市根据“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部署,通过重塑机制、智慧赋能、管制并举等举措,探索将工程渣土纳入执法监管“一件事”进行重点监管。
通过近半年的集中整治和运行,目前嵊州市已初步构建起“抓源头管控、强运输监管、促合法消纳、重事后治理”全过程留痕的工程渣土闭环处置机制,渣土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早在2021年,嵊州市就抽调各成员单位骨干力量充实渣土办,并印发了《嵊州市工程渣土(泥浆)处置管理细则(试行)》。2022年和2023年,嵊州市又相继出台《嵊州市进一步规范工程渣土(泥浆)处置实施意见》和《嵊州市工程渣土规范化运营若干意见》。
“渣土处置涉及面广,机制顺畅后更能形成合力。”谈及这几年完善机制的原因,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每次机制的调整都是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如《嵊州市工程渣土规范化运营若干意见》首次明确以政府统管、收益分成的模式批建工程渣土消纳场所,这主要是未解决渣土消纳难、消纳点位缺、消纳效率低的实际困难。”
据介绍,锚定2024年6月底前实现标准化消纳场所全覆盖的目标,嵊州市标准化消纳场将由城投集团统筹建设运营,临时性消纳点则采用“城投集团统一纳管,乡镇代建代管,收益双方共享”模式,并创新实行工程渣土处置、购土双向收费,运用收益由城投乡镇分成。眼下,这一创新模式正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截至目前,嵊州市已新建3处标准消纳场所、15处临时消纳场所,2个月累计收益180余万元,今年预计收益达1000万元。
收益与责任同在。在工程渣土出土、运输、消纳等所有的环节,嵊州市全面厘清了属地和部门的责任,并纳入“迎亚运”全域美丽办渣土专班考核,以每月晾晒评比、末三位公开通报等压实责任。
如出土核准环节,嵊州市建立了核准制度:自然资源规划局在土地招拍成功、政务服务中心在涉土项目招标后第一时间函告渣土办;土方开挖前由渣土办牵头,联合属地政府、自然资源规划局、行业主管部门、消纳场等单位做联合踏勘,现场签署是否同意出土意见;外运前由出土方和消纳场签订意向合同,按照测量方量预交渣土处置费用。
在驳运环节,嵊州市也明确:需土场所向渣土办提交申请后,由第三方测量回填方量,跟城投集团签订购土协议,城投集团就近安排土方运输,达到减少道路损害、提高社会效益等目的。制度实施半年来,嵊州已开展24条点对点驳运路线。
“你们公司今天有一辆渣土运输车没有按照准运路线行驶,请尽快查明原因,迅速整改到位。”近日,在嵊州市智慧城管中心平台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渣土泥浆智慧监管系统发现路线偏移报警信息后,立即联系运输车辆所属企业,下发整改通知。
目前,嵊州市辖区内的在建工地、运输企业、注册车辆和消纳场,已全部纳入渣土泥浆智慧监管系统。通过工地出入口、运输车辆前后、消纳场内外的多路监控设备,工作人能随时查看工地现场、车辆运输等实时场景;也可通过录像回放,锁定违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的证据。
“根据监控发现的问题,今年我们已发出《限改通知书》67份,处罚12起。”嵊州市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数智化慢慢的变成了工程渣土管理的强大助力。“依托卫星图像识别、GPS定位等信息技术,我们还能以车辆轨迹为依据,对非法倾倒、无证运输实施重点监测。”
作为配套,嵊州市严格要求建设工地配备冲洗防尘设施和人员、安装工地监控探头并接入“智慧工地”系统,纳入智慧城管中心平台专人监管。同时,从规范运输核准报批入手,设定运输时间、划定运输路线,实行一车一证专车专人运输,严格落实电子联单。
眼下,在嵊州任何一个工地,都能够正常的看到渣土运输车在驶离工地前,会在洗车池前停留,将车辆彻底洗净,确保车身不带泥垢,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全都在平台实时监控之下。
对于跨区域偷倒渣土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则以按时进行检查同随机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全力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今年3月启动的新一轮专项行动开展至今,嵊州市已查处各类渣土案件245起,处罚金额175万余元。其中涉及跨市偷倒渣土案件23起,处罚金额94.5万元。
前不久,接到群众举报,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浦口中队、剡湖中队、机动中队就开展联合行动,通过比对路面车辆运输痕迹和当地群众指认,一举查获15辆外来偷倒渣土的大货车,并和偷倒车辆所属地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展开了跨区域联合调查。
在严管渣土处置的同时,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同步加强对违法案例的整治和后续处置,通过事后案例教育和整改,对倾倒渣土地点进行清理、恢复原状等环境修复措施,实现从源头、过程、事后全过程的闭环处置。
“为实现管控整治震慑效应,我们得知一起、惩治一起、曝光一起。”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还开发了‘类案防控’小程序,常态化进行类案推送、案件释法和以案促改相关工作,以此实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群众的违法预防目的。”
今年2月,嵊州市一举查处浦口街道珠溪特大宁波渣土偷倒案件,在给予8家涉事公司每家4.5万元的行政处罚外,还要求违法当事人在媒体上公开道歉。同时,“类案防控”栏目也向相关企业推送典型案例,督促企业完成自查自纠,做到教育劝导在先,执法检查在后。
渣土偷倒常造成环境损害,为实现生态修复,嵊州市建立了跟踪反馈机制。具体为,违法案件根据土地性质分类修复,建筑用地由执法局直接督促当事人进行自行修复,农用地通过发函给自然资源规划局的形式,督促做好渣土清理、复耕复绿等工作。
截至目前,嵊州市已修复44处随意倾倒点位,累计处置修复渣土方量10550余立方米。修复力度和面积较往年相比显著提升,环境整改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从“出土、运输、消纳”和“普法+处罚+修复”的渣土闭环处置机制。
对于造成公共利益损害的外来偷倒案件,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则积极联合检察院,以公益诉讼的形式落实土地修复措施和追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要求涉事方根据对环境的损害情况,按照自行修复为主、属地修复为辅、公益诉讼跟踪突破的原则,进行绿植补栽、损害赔偿等相关修复措施,最大限度恢复到之前状态,推动环境治理取得实效。
多措并举下,嵊州市工程渣土处置管理工作正日趋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理顺机制、加大创新、凝聚合力,深化落实‘工程渣土一件事’改革。”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